过日子06丨菜籽油是川菜的灵魂
又到菜籽成熟的季节,菜籽油就占满了超市的货架,若是在故乡,此刻空气里应该都是菜籽油的香味了。无他,家家户户收获了菜籽,此刻都要送去油坊榨油,为接下来大半年用油做准备了。
四川盆地产油菜,乡邻们都喜欢自己榨菜籽油,觉得“真刻”,说起来总是比超市里的好得多。好不好的就不纠结了,长辈们心里舒坦更要紧一些。一方面自己种了自己收了自己吃,多少有着不易察觉的情感,与土地息息相关,心里放心。另一方面,油菜籽卖出去价低,精炼的菜籽油买进来价高,这剪刀差其实是不划算的。
榨油作坊
菜籽油含有比较高的芥酸,是菜籽油浓香的来源,但吃在口里是让人不愉快的“生青气味”,就像没有炒熟的油菜苔似的,要用高温加热来让芥酸挥发掉大部分。所以菜籽油是耐高温的油,特别适合煎炸炒。而在加热时,挥发的芥酸飘散出去,走到家门附近的人便不由得饥肠辘辘起来,脚步都要加快了。
酿豆腐先煎二面黄
说到川菜,大家想到的一定是麻辣。其实家常菜与饭馆里的菜有着极大的不同,至少,做得又麻又辣那是要被骂死的。自制的豆瓣酱是上色用的,姜蒜是去腥加提香的,花椒是点睛之笔,就好像那一抹提气色的腮红,至于香葱,多数用于凉拌菜和汤,好比化妆的定妆粉。你说味精?什么味精?提鲜啊?我们用糖。
炒个素菜,比如清炒油菜苔吧。热锅下菜籽油,熬至油面平静气泡消失,姜粒蒜粒丢下去,滋啦一阵,顺手撂几粒花椒,锅铲一搅,姜蒜花椒香味飘出,还来不及糊,立刻油菜苔倾下锅,锅铲菜薹辣舞起来,少量盐一点点酱油,少倾菜熟出锅,又脆又绿,油亮鲜香,下饭就够了。
炒肉就更离不开菜籽油了。就说回锅肉吧,为什么要回锅,一锅出来不行吗?真不行。做回锅肉最好的是二刀后腿肉,洗干净切成肥瘦相连的薄片,干净的锅下冷肉爆出多余的油脂,肉和猪油分开。锅中再下菜籽油,油熟下肉微微一爆炒,立刻卷起了灯盏窝。肉拨到锅一边,加豆瓣酱加蒜瓣加姜,撂几粒花椒抖几粒白糖,倒点点酱油,一点点料酒或者白酒,美拉德反应你给我起!用锅铲把肉推下去,菜籽油翻炒的调料,激活了猪肉的味觉密码,香味直接往鼻子里钻。再放点蒜苗抖点盐,让厨房里的香味有更多层次,抄盘子出锅。
灯盏窝
喏,回锅肉回锅,是因为换了油。如果将就猪油炒猪肉,味道差出来不是一点点。至于熬出来的猪油嘛,一般是留着以后炒素菜混着用掉。不过讲真,这么多调料,别说炒肉,就是炒纸箱子都好吃。
菜籽油更重要的作用,还是在过年过节和做宴席的时候,因为耐高温,用于炸菜。传统的川菜九斗碗席,大菜都是蒸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没有辣椒。是的,有辣椒的菜,都是凉菜和炒菜,在宴席里统称为小菜。
蒸菜一般有整鱼、整鸡、整鸭,整肘子、咸烧白,小酥、宽酥。九斗碗席蒸菜里的重中之重是香碗,也就是宽酥,须得主人家发言之后才可以吃。与之相对的是小酥,川菜馆里干吃的小酥肉,也就是它了。
宽酥
这些蒸菜也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下油锅炸的。虽说是炸,工序也有不同。鸡鸭只简单过油锅就提起来,为的是表皮黄灿灿。肘子、烧白不止要油锅里炸得大部分都熟透,还要抹一层米酒,然后下菜籽油和白糖炒的糖油锅,为的是上色和提鲜。宽酥、小酥是要裹上加了花椒粒和鸡蛋的红薯淀粉糊,才能色泽金黄,表面酥脆,当起个“酥”字。
咸烧白
对孩子而言,吃宴席远没有看宴席制作过程好玩。大锅大灶大师傅,高桌高凳高蒸笼,都是新奇。尤其是炸油锅,一块块大大的食材在油锅里翻滚,大师傅拿着大漏勺和铁爪爪把食材捞起来,又把一大勺滴着淀粉的小酥肉滑进油锅,轻轻一拨,一块块小酥天女散花般分开浮上油面,甚是好看。
过年时自己家里也炸贡的,不用宴席那么大规模,但炸宽酥小酥和鲫鱼是必须的,为的是祭祀用。炸过贡的菜籽油是熟油,可以方便的用来烹饪一大桌年夜饭。
过年炸鱼
有意思的是,年夜饭上最受欢迎的,是那盆无油无盐的豌豆尖汤。至于那么些肉菜嘛,常常只略略动了动,做年夜饭的过程中,就已经闻饱了菜籽油的香味了。
豌豆尖儿
剩菜从初一分批吃到初七,终于全部消灭了。春节里去郊外散步看见油菜冒了苔,还有几朵早开的花,老人们免不得感叹一句,一年之计在于春,菜籽花开又一年。
用菜籽油自制青花椒油和油辣子↑
1
PS1: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更新后不再按照推送时间排序,而改成了看人气推送。如果你还是时不时会想念我的文章,不想失联的话,需要你在每一次阅读后点“在看”。谢谢!
PS2:如果不方便点在看,也没关系,我的公众号偏重个人记录和分享,并不在意人气。更何况,人生是一条长河,我们各自在路上走,他日有缘又相逢,也是一件乐事。
阅读更多请点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系列丨尘世间系列丨猫咪张念九的专栏丨在自然里玩系列丨浮生偷闲系列丨过日子系列丨游学记系列
慢 慢 写
微信号
nuonuo_1125
记录真实的人间事